分享到: | 更多 |
早晨起來,從電視新聞中得知,馬爾克斯去世了,享年87歲。我當時一點都不覺得震驚,仿佛是離我們已經(jīng)久遠的莫伯桑、巴爾扎克去世了。道理很簡單,這個叫馬爾克斯的大叔太有名了。
上世紀80年代初,當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我就不斷地從各種文學期刊、文學講座、文學青年的交談中,知道拉美(地區(qū))出了個有如中國魯迅一樣赫赫有名的作家,那人叫馬爾克斯。他在1982年因長篇小說《百年孤獨》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當時,咱不懂外語,也很少看外國文學,以為馬爾克斯和馬克思、馬克·吐溫是一個家族。后來,不斷地有人說馬叔的《百年孤獨》如何如何,使我感到像說天書一樣神秘。記得學歷史時,老師講過,十月革命的一聲炮火,把馬克思主義傳遍中國,于是才有了五四運動,才有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在這之前,我們也曾有過洋務運動。更早之前,也還有玄奘西天取經(jīng)。這些,都是文化思想的西學東進,一次又一次地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上世紀80年代,年輕人對老馬(馬克思)談的少了,對馬爾克斯大叔關注的程度高了。用當時的說法,就是西方的文藝思潮開始進入中國,以至對當時社會的人生價值觀從單元向多元進行了轉變。面對這股思想浪潮,某些人士無比憂慮,以為青年人長此下去將會是垮掉的一代。80年代中后期,我中學畢業(yè)曾在京郊農(nóng)場擔任過6年的團委書記,或許由于是身在底層,對上邊的事了解的不多,就采取跟著走的做法。記得在1990年,中央在青年當中開展“雙基”(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教育,我作為宣講教員,為基層青工作了十幾場報告。也就是通過這十幾場報告,使我以后在幾十人、上百人面前講話再也不臉紅膽怯,更不會語無倫次。說一件有意思的事。一天,我陪農(nóng)場宣傳部的小羅到一個分場去宣講。小羅是北大哲學系畢業(yè),年齡也就在二十五六歲。開場白,我首先強調了一下學習紀律,然后簡要介紹小羅的情況,便宣布小羅老師正式講課。我沒有想到,小羅老師在開講不到5分鐘就卡殼了,致使青工們一陣騷動。我連忙擺手勢示意大家安靜,想不到這時的小羅老師竟然會聲色異常嚴肅地說:“青年同志們,你們千萬不要這樣,要知道,這次學習很重要,你們可擔負著祖國的未來!”結果,青工們更加熱鬧起來,有的青工大聲說:“小羅老師,你想過沒有,要知道你比我兒子也沒大幾歲!怎么祖國的未來就擔負在我們身上,應該擔負在你的身上才對!”“對,祖國的未來應該擔負在小羅老師身上,我們不學了!”面對青工們的起哄,我當然要制止了。多年以后,當我回想起這段往事,總覺得我們那時的教育方式是多么僵硬。要知道,農(nóng)場里的青工才不管他誰是薩特、尼采、馬爾克斯呢,人們關心的只是牛奶產(chǎn)量有多高,工資漲不漲。
近代中國以來,中國是一個尋求主義、熱衷主義的國家。就藝術創(chuàng)作上,則有現(xiàn)實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寫實主義、浪漫主義,等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西方文藝思潮的進入,則又出現(xiàn)了存在主義、魔幻現(xiàn)實主義等所謂的現(xiàn)代主義。面對這些政治上的和藝術上的主義,不論是誰,恐怕都夠喝一壺的。毫無疑問,魔幻現(xiàn)實主義是屬于馬爾克斯的。如果沒有馬爾克斯,也許中國的很多小說家還在中國傳統(tǒng)的寫作方式上埋頭耕耘,包括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換句話說,馬爾克斯是莫言以及大多數(shù)中國作家的文學教父,此說法一點都不為過。
很榮幸,馬爾克斯寫作《百年孤獨》的1967年,我剛出生。他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我才15歲,是個剛上初二的學生。等我于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上!蹲g林》雜志上終于看到《百年孤獨》的時候,《百年孤獨》在讀者中已經(jīng)不怎么盛行了。但偶爾讀到作家談創(chuàng)作的文章,大多數(shù)作家——尤其是小說家,幾乎都提到《百年孤獨》對其的影響。1997年,我到河北省三河縣去拜訪作家浩然老師時,記得他親口對我說,他這一生吃了沒怎么讀過外國文學的虧,如果讀點外國文學,說不定作品寫得還要好些。我想,浩然老師可能也沒怎么讀過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吧?
說來慚愧,《百年孤獨》直到今天我都沒有完整的讀過,這也包括其他許多的外國文學名著。不是我不想好好讀,主要是我對那些生硬的譯文實在接受不了。我當時就想,人家外國作家沒讀過中國的《紅樓夢》不也寫出經(jīng)典作品了嗎?這就如同中國作家不看外國文學也能寫出唐詩宋詞了。這樣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使我失去了很好的更多了解世界的機會。等到了30年后的今天,當我看到中外文化交流已經(jīng)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我才真正的知道自己年輕時多么的幼稚與無知。好在自己的年齡不算太老,學習的機會尚能把握,外國文學這一課一定能補上。
不過,話又說回來,馬爾克斯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足以讓當代中國作家頂禮膜拜嗎?我沒有統(tǒng)計過,中國當代作家中有多少人沒看過或不喜歡馬爾克斯的。我相信肯定有,而且我還相信,有更多的人,看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其實并沒有讀懂,更談不上讀懂魔幻現(xiàn)實主義。以多年的寫作經(jīng)驗,假如中國有很多的人讀懂了馬爾克斯,我斷定,馬爾克斯的寫作是不成功的。
我知道,一個成功的作家,他一定是在確定的情境中給讀者創(chuàng)作出無數(shù)的不確定選擇。如果單純的從確定到確定,形成一個線段,這個作家存在的意義就值得懷疑。
我相信,馬爾克斯,這個出生在哥倫比亞,結束于墨西哥的大男孩,他給人類的貢獻不在于他讓人們知道了什么,而在于他讓人們想起什么。正是帶著這樣的判斷,我在努力尋找中國的當代作家,誰有可能成為中國的馬爾克斯;蛟S馬爾克斯只有一個,或許馬爾克斯就在你身邊,或許馬爾克斯就是你自己。只是你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