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世界會開出怎樣的花朵?
上海誕生了全國首個聾啞人快遞團隊,他們從最初語言溝通困難、一天只配送幾十件,到如今日均派單200件。
與普通人一樣同工同酬,靠派送件數結算薪資?梢韵胍姡此破胀ǖ目爝f工作,對于這樣一群人來說有著怎樣的不易。
每一個普通人平淡的上班、下班,對于特殊人群來說,可能都是難以企及的奢求。
我國第一位自主培養(yǎng)的聾人博士、重慶師大教育科學學院特殊教育系副教授鄭璇就曾介紹,對于聾人大學生來說,聾校教師這個職業(yè)是比較符合就業(yè)預期的。但按照目前相關法規(guī),聾人從教在普通話和體檢方面存在政策障礙,因此喪失了獲得教師資格證的資格。
“定向就業(yè)”尚且困難重重,對聾啞人乃至更多的殘障人士來說,從事一份社交度極高、融入社會更深的工作,更是一份極大的挑戰(zhàn)。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要看這個社會對弱者的態(tài)度。
近年來,社會對殘障人士的包容和照顧強了不少。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盲道的鋪設、地鐵站輪椅的升降等細節(jié)的設計,大大方便了殘疾人的出行。但說到更深層次的關懷,比如實現殘疾人的自食其力、同工同酬,阻力仍然不少。
在現實中,企業(yè)寧愿繳納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也不愿吸納殘疾人就業(yè)的現象,并不鮮見。影響企業(yè)形象、影響工作效率、擔心殘疾員工人身安全等,都是企業(yè)常見的說辭。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海聾啞人快遞團隊的出現才難能可貴。
但是,他們也有許多的困難需要去克服——因為敲門聲音過大、打電話不接等原因,他們常常被投訴;為方便投遞,還需要同事幫他們提前錄好語音。
這無疑需要各方更多的包容,需要社會為他們做更多的事情。
每一個殘障人士就業(yè),都需要政府、企業(yè)、家庭、社會等各方的努力和付出。
在深圳、南京等地出現了喜憨兒洗車行。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統(tǒng)稱,包括自閉癥、唐氏綜合癥、智力障礙、腦癱等患者。洗車是一件比較簡單的工作,但對這些年輕人來說也充滿挑戰(zhàn)。洗車行除了雇用這些年輕人外,還需要雇用特教老師和專業(yè)的洗車師傅,這樣一來,成本上去了,喜憨兒洗車行多處于勉強維持狀態(tài)。
不管是聾啞人快遞團隊,還是喜憨兒洗車行,都是企業(yè)自發(fā)的探路行為,我們在為他們尊重、助力殘障人士勞動權益而叫好的同時,更應該不斷總結這些特殊的探路者在實際工作中的得與失,不斷地彌補不足,為特殊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務。一旦一個行業(yè)條件成熟,可以在全國其他地方推廣,惠及更多的殘障人士。
社會在進步,勇敢站出來為自己爭取更好生活的殘障人士值得我們點贊。但應該看到的是,他們的身后還有不少沉默的殘障人士。他們在就業(yè)方面還面臨著各種現實困境。
讓殘障群體有自食其力的機會,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和尊重。而這,也考驗著我們的社會該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億萬職工的網上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