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山西太原中北大學的一場補考中,大二學生小洋作弊被抓,他走出考場后給母親留言“對不起,不要想我”,隨即跳樓墜亡。
近來的媒體報道中,類似事件時有出現(xiàn)。
龔先生真的不能在學校錯、家長錯、學生錯這三個選項中做出選擇。因為壓死駱駝的并不是最后一根稻草;雪山崩塌之時,也沒有哪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在這些孩子眼里,死亡是擺脫壓力、挫折、過錯的唯一途徑。是生命不值得他們珍惜?是背負的東西太重太多?還是我們沒有給孩子犯錯后悔改的機會、最終讓他們無路可走?
青少年處于身心快速發(fā)育期,很容易出現(xiàn)情緒不定、行為過激的現(xiàn)象。據(jù)報道,高校約有20%的大學生有心理問題。
龔先生想問:我們的孩子為什么在挫折面前如此沒有底氣?
也許,是我們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挫折警示和挫折教育。于是,他們把人生中的一個小錯,視作了天塌地陷、眾叛親離、萬劫不復的災難。
我們會花精力、花時間、花錢去幫孩子考高分、拿證書。每次孩子考了100分,我們就喜笑顏開,又親又抱;考了99就“雞飛狗跳”,感覺孩子對不起我們的付出。
當別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學校、找到了好工作,我們第一時間就想把自家孩子的數(shù)落一頓——怎么就這么不爭氣。父母也有自己的理由,付出太多了,砸鍋賣鐵、犧牲自己,怎么能容忍孩子犯錯!
再有,就算家里容忍,社會能容忍嗎,不成功怎么立足社會?
這些想法聽起來沒錯,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一個人怎么可能萬事順遂?
小時候被小朋友搶了玩具,個子矮、身材胖被同伴嘲笑,上學時調皮被老師批評,還有考試失利、面試不順、愛的人不愛我……我們不缺乏挫折,也不可能不犯錯。
可當孩子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時,我們是不是教會孩子如何宣泄情緒、應對“至暗時刻”、坦然面對人生?
面對成長中難免的叛逆、人生中回避不了的挫折,如果我們能夠接納孩子、包容孩子,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把家當成自己的堡壘,在他情緒崩潰的時候,才有勇氣說出自己的苦惱,相信父母及朋友能理解他、幫他渡過人生危機,而不是只能從窗戶上跳出去。
心理學家瑪?shù)铝铡とR文曾在演講時說:“孩子只看到我們是成功人士,而不了解我們一路遭遇的曲折、坎坷和挫折,并且還將繼續(xù)經歷這一切�!睉摽匆娺@一切的,不單單是孩子,還有我們成年人。
試想,在一個汲汲于名利的社會中,每個人都以成功成才論英雄,孩子怎么會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豁達寬容的心態(tài)呢?
我們教育孩子要成功,可能從沒告訴他們如何獲得幸福;
我們聲稱最愛孩子,但哪怕孩子小小的調皮搗蛋,我們都會痛心疾首,很少用心教會他們愛自己、愛生命。
最后,只想對孩子們說:
熬過“至暗時刻”,我們才能長大。
生活就是這樣,
它光芒萬丈的一面讓人癡狂,
它苦澀曲折的一面也有風景。
如果你絕望彷徨,
請相信世上總有人深深地愛你。
世上沒幾個不犯錯的圣人,
為了未來你將遇見的精彩時光,
為了把你視為整個世界的父母,
拜托,一定珍視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