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主持人出書,早已不是新鮮事兒了。白巖松、倪萍、樂嘉等等,一本不過癮,再出一本。筆墨著力處雖有不同,但受追捧是一樣的。而鏡頭前不事煽情的柴靜一出手,卻讓更多讀者為之動容。根據網友投票,柴靜的《看見》毫無爭議地以高票榮膺2013年度“新浪中國好書榜”“年度最具人氣圖書”。
這人氣,自然不止于其初問世時各類傳媒的不吝褒獎,還應包括媒體年終盤點時莊重給出的不一而足的“最”字頭桂冠。當然,來自市場的數據更有說服力:上市后,一個月內銷售100萬冊,一年中累計售出300萬冊。有人甚至視《看見》突破300萬冊為2013年出版業(yè)三個亮點之一。而在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上,柴靜也以1150萬元的版稅位列第十。
接下來需要回答的是:人們?yōu)槭裁聪矚g柴靜?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購買閱讀《看見》,它的人氣從何而來?
最容易想到的理由是,并不怎么漂亮的柴靜乃央視的主持人、記者,算得上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名人頭上的光圈自然會吸引人們一窺究竟的目光。然而,這部自述其在央視十年工作歷程、曲曲折折透露出新聞傳播業(yè)幕后情狀的作品,雖筆涉白巖松、崔永元等話題人物,但只能說是有內幕,少軼聞。如果想從中看個樂呵,尋些可資消遣的趣事的話,恐怕會大失所望。
如果有人將《看見》當做文學作品來讀,那他并未走眼。在2013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柴靜比其中若干人更符合作家這一稱謂,書中類似“西北壯闊,赤金的油菜花開得像河一樣,沒完沒了。青蒼的山轉過一彎,還是!薄拔蚁乱庾R地摟著她一聳一聳的肩膀,臉貼著她的臉,她的皺紋凍得冰涼”等語句體會細微,描畫精準,全書文章結構簡潔,文字鏡頭感強烈。不時躍出的妙語雋言,則常?嚲o讀者思索這根弦,書里書外地去想更多更遠的事理人情。
《看見》與《痛并快樂著》《日子》有所不同,最值得稱道的是,柴靜的采訪姿態(tài)和她在文章中的敘事調式及自省意識。而這正是她和《看見》吸引觀眾和讀者的要害與秘訣。
古人云:“文有仰視,有俯視,有平視。仰視者,其言恭;俯視者,其言慈;平視者,其言直!保▌⑽踺d《藝概》)!犊匆姟分,可以被視為大牌人物的柴靜基本上是以平視的姿態(tài)出現,傾聽平凡人的生命微瀾。她沒有像許多腕兒級人物那樣不加掩飾地睥睨所采訪的人物,“聽到自己經驗之外或者與自己觀點相悖的意見,她臉上會流露出詫異、驚奇、反感、不屑,想通過提問去評判對方,刺激別人,想讓對方糾正,那種冷峻的正直里暗含著自負”。當然就像《看見》所透露的,柴靜自己也曾有如此的一瞬間。好在電視機前的我沒有看見這一瞬間,好在柴靜一經他人指點能及時反。骸拔也皇亲詈迍硬粍咏o人臉色的人么?每次看到那樣的臉,我都心里抽一下,緊一下。”
以何種姿態(tài)去看?俯視、仰視,還是平視,架勢和效果有判然之別,道理很多人都懂,有些人做起來卻是出于某種策略或者是技術性的表現。在他們眼中,俯視、仰視、平視屬于有時有晌的一種方法與手段。好像一位當紅人物就曾說過“脫口秀也是這樣的,你以‘會當凌絕頂’的狀態(tài)跟人講事兒,誰要聽?……當你俯下身子來跟他們說,這事兒我這么看,他們就得仰視你,所以剛開始我是低姿態(tài),但后來我發(fā)現一個更好用的辦法,叫做‘轉過身來和他們站到一起去。’”
柴靜努力以平等的意識來進行采訪。這種平等來自內心,出于本色!犊匆姟分械娜宋,不論是人所共知,還是平凡如塵芥,都是柴靜工作中遇到的,給她留下強烈生命印象的人物,是作者剔除偏見,拋棄了模式化概念化后探尋出原色的活生生的人物。透過這些敞開心扉的人物,我們得以看到過去十余年間的社會真相,抵達更真實的人性深處,透過《看見》,人們看見的更多更深更廣。
這樣的書,人氣自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