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沒有人的鄉(xiāng)愁讓人愁
汪志球
人都不在故鄉(xiāng),鄉(xiāng)愁何處安放?最近,到基層走訪一些村寨,客觀地說,搞了這么多年的新農村建設,成績卓然,農村的硬件,特別是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觀。但是,也有遺憾。有一個不合理的反差:居住條件變好,人卻越來越少。試想當老父老母一個一個逝去,就會人無村空。沒有了人的鄉(xiāng)愁,讓人愁更愁!
固然,城鎮(zhèn)化就是要吸納一部分農民進城,但并不意味著讓鄉(xiāng)村空心化,更不是不要鄉(xiāng)村。政府部門應該好好摸摸底、做做統(tǒng)計、思考思考,這些走出去的農民務工者,哪些還能回來、哪些一去不返,怎樣做才能吸引一批主動回、留得住、有志于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人。如此,才能避免路白修、房白建,減少資源、資金的浪費;保證田有人種、家有人暖,農村才能欣欣向榮。
年關將至,“游子”們將再次蜂擁而回,農村又會熱鬧起來。當前農村改革力度這么大,政策優(yōu)惠幅度這么大,已經到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最好“窗口期”,衷心希望“游子”們能看到這一點,回到家鄉(xiāng)大顯身手,不再把家當客棧,莫讓故鄉(xiāng)成他鄉(xiāng)。畢竟,美麗鄉(xiāng)村,人是核心。畢竟,月是故鄉(xiāng)明,菜是家里香。
送米面更要送觀念
王錦濤
日前,去一個剛摘帽的貧困村采訪,談起脫貧經驗,村里的第一書記笑著說,“一句話,送米面更要送觀念!
兩年前,這位第一書記剛到村里,入戶了解情況,老鄉(xiāng)見他沒帶米沒帶面,夾著個本本來見面,“一看不像好干部”。然而,正是這個本本,挨家挨戶地記錄下了致貧原因,總結出了脫貧辦法。接著,召開村民大會,制定脫貧方案,徹底擯棄“等靠要”的舊觀念,激發(fā)內生動力,依靠貧困群眾的辛勤勞動實現(xiàn)了脫貧致富。群眾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往往愛“魚”,不愛“漁”。究其原因,飯來張口省事,自己動手費勁。長此以往,思想的惰性越來越大,精神的貧困越來越深。于是乎,不愿摘窮帽、樂當?shù)捅簦拔腋F我有理”成了脫貧攻堅中的“思想堡壘”。所以,對于貧困村而言,惡劣的自然條件只是外因,而落后的思想觀念才是內因。
不清掃“思想堡壘”,難走上小康大道。這就需要扶貧干部真正走到群眾中去,和群眾多交流,將問題記在本上,把困難記在心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輸送“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的大志氣,讓貧困戶動起來,結合扶貧政策,使“我要脫貧”成為奔小康的思想保障。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