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儒林外史》中有位牛浦郎,偶然得到同姓詩人牛布衣的一本詩集,仗著詩人孤獨離世知者不多,就自刻印章把詩作竊為己有,還冒充牛布衣招搖撞騙。
在信息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要冒充他人恐怕已經不易。但是剽竊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獻、捏造數據者,卻依然大有人在。從近年來媒體爆出的涉嫌學術抄襲的事件來看,從一流名校到普通院校,從博導、博士到本科生,從研究所到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幾乎沒有一個領域能夠置身事外,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要徹底解決學術不端和學術腐敗,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那樣,在目前中國的學術界,杜絕學術不端、學術腐敗基本靠良知。一篇稿子有沒有抄襲剽竊,有沒有虛假掛名,有沒有捏造數據,有沒有一稿多投,主要靠各位學者的自覺。至于更隱性、更難以衡量的有沒有拉幫結派打擊異己,有沒有涉嫌“雅賄”或“俗賄”,有沒有搞利益輸送甚至錢學交易、權學交易、學色交易,很多時候真的只有“天知道”。
事實證明,僅僅靠良知或自覺,僅僅靠提倡或引導,無法完成學術界的自我凈化和革新。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大力弘揚優(yōu)良學風,把軟約束和硬措施結合起來,推動形成崇尚精品、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yōu)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tài)!比绻f大力弘揚優(yōu)良學風是繼續(xù)樹立“致良知”的高標準,那么把軟約束和硬措施結合起來就是劃出一條帶電或帶刺的底線,讓學術研究有所敬畏、有所約束、有所遵循。
加強軟約束,必須加強制度建設。要建立起對于抄襲剽竊、偽造數據等主觀惡意行為的懲罰制度,用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規(guī)則,提高學術不端行為的違規(guī)成本,讓剽竊者、作假者、投機取巧者受到學界的共同抵制。在共同聲討和抵制學術不端的過程中,要加強學術共同體的建設,共同維護學術界的清朗學風。提高硬措施,則要推動面向學術界內的法治建設,推動反對學術腐敗的相關立法,加強對于涉及學術違法犯罪活動的法律制裁,讓學界“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在法治社會,即使是學術大家,也沒有被“另眼相待”的權利!笆看蠓蛑疅o恥,是謂國恥!鳖櫻孜洹度罩洝返摹读異u》篇里這句話說得很重,每一個學者都應該自勉:要相信自己能擔當得起深沉的公眾期待,也有義務為社會的風清氣正樹立標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