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這幾天,首都師范大學70名學生“本科變專科”事件在社會和網絡上持續(xù)“發(fā)酵”,引發(fā)社會的強烈關注。據(jù)《光明日報》報道,首師大校方于2013年12月30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表示對于合作辦學方北京東方致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虛假招生宣傳“不知情”,而公司方則對此并不認同。首師大表示,與學生一樣,學校也是受害方,將通過起訴,依法追究該公司的有關責任。
雖然孰是孰非,真相如何,還待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取證,但客觀而言,此事其實是大學與公司合作辦學引起的糾紛。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糾紛屬民事案件,合作辦學的雙方簽有協(xié)議,亦即民事合同。學生有當時的招生簡章和錄取通知書,這些也是民事合同。因此,當出現(xiàn)糾紛時,三方就應該根據(jù)合同和事實協(xié)商,如若協(xié)商不成,則應該通過法庭,用法律解決。
此事件再次凸顯了一些高校與校外機構合作辦學的亂象。早在2005年,《中國青年報》就以《本科突然變?啤袊佬l(wèi)科技學院搗的什么鬼》為題,深度報道過這類問題。通過網絡搜索“本科變?啤保覀兡軌虬l(fā)現(xiàn)類似的學校還有很多,甚至包括某些國家重點大學。事情的核心都是打著“本科”的幌子,大肆招生斂財,結果由于無法給學生兌現(xiàn)承諾而引發(fā)糾紛。
客觀而言,對于這樣的事情,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大監(jiān)管的力度,另一方面則需要受害者有法律維權的意識。應該說,“本科變?啤钡氖虑榻陙碇詫矣邪l(fā)生,固有教育監(jiān)管不周密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許多受害者往往忍氣吞聲,鮮有起訴,結果讓欺詐招生方沒有得到“傾家蕩產”與“牢獄之災”的嚴厲懲罰。按理說,通過訴諸法律,一方面能夠切實維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還能夠有力地震懾欺詐招生方。相反,正因為鮮有走法律渠道的情況發(fā)生,也使得現(xiàn)在類似問題的解決都難以找到范例。
所以我們非常樂見首都師范大學將起訴北京東方致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我們相信,通過客觀、公正的法律渠道,迷霧重重下的事件真相一定能夠得到客觀揭示和如實還原,責任到底是誰的也將能夠得到確切認定。可以想見,一旦該案真相大白,并依法懲處了有關責任方和責任人,必將能為遏制“本科變?啤钡膩y象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同時還能為其他類似案件的受害者提供一個可資參考的重要案例。
更重要的是,通過法律渠道盡快厘清誰是誰非,才能為真正“受害”的學生找到明確的責任方,亦即維權的對象。本來,整肅合作辦學亂象的最終目的,就是不讓學生們的合法權益在雙方的口水戰(zhàn)里被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