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國科學院陳竺院士和環(huán)保部王金南研究員等專家,近期在國際醫(yī)學界最權威的《柳葉刀》雜志上發(fā)文稱,中國每年因室外空氣污染導致的早死人數在35萬—50萬人之間。這一數字遠遠低于《柳葉刀》雜志于2012年12月14日發(fā)表的《全球疾病負擔2010年報告》的評估,該報告提出,2010年中國因室外PM2.5污染導致120萬人早死以及2500萬年壽命損失。
室外空氣污染導致35萬—50萬人早死的結論依據,來自于世界銀行、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中國環(huán)保部門,而《全球疾病負擔2010年報告》則是由50個國家、303個機構、488名研究人員歷時5年共同完成。單從數字上看,兩者對于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判斷存在很大差距。
兩種說法的專業(yè)分量都很足,采用不同的統(tǒng)計口徑都可能很專業(yè),但也存在高估、低估的爭議。于是,對于一般民眾而言,難以判斷兩份報告哪個更可信,但呼吸難受,看著漫天灰霾,這是五官可以感受到的,不需假借數據。
往往,在公共領域,研究機構尤其是權威機構、專家給出的結論,在決策中產生關鍵性作用的可能性很大,這就使得學術爭論的意義超越了科研本身?蒲兄v究精確、嚴謹,但科研有它的設定方向,有時候,這種科研方向不是基于科學自身的假設與命題,而是基于服務決策、為決策背書的需要,于是,專業(yè)分量很足的科研可以同樣充滿主觀色彩。問題正在于,如果公共決策與科研成果演起了雙簧,社會治理領域,公眾就完全發(fā)不上話,這種現象就值得警惕。
以對霧霾成因的研究為例,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等研究單位的專家就曾給出過不盡相同的答案,涉及土壤塵、燃煤、生物質燃燒、汽車尾氣與垃圾焚燒、工業(yè)污染、二次無機氣溶膠等因素,所占的比例大小也有不同說法,至今沒有定論。那是不是霧霾就不必著急治理了?霧霾治理從哪個地方入手,采用何種手段,這需要科學研究提供思路與參考,但決定下大力氣治理霧霾,提升緊迫感,首先取決于公眾的切身感受。
公共決策服務普通人的生活,照顧常人的一般感受,即如大家無法忍受如此空氣質量的情況下,不必還要等著科學報告敦促政府部門拿出治理手段。而科研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不斷試錯與糾正都很正常,如果決策動議以科學研究為出發(fā)點,那么,不同的科學結論,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決策方向。譬如,如果汽車尾氣被認定為霧霾主因,那么加強對汽車限行、限號的討論是否有可能再成熱點;而如果進一步的研究顯示問題主要出在化學燃料的燃燒上,則油品質量升級的壓力也可能加大。正是存在這種科學的復雜性,無論決策出于何種目的考慮,都可以找到“科研依據”。
空氣污染究竟會導致多少萬人早死,細節(jié)和數字上的差異都不能回避人們的生命健康正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事實。2013年,全國多個區(qū)域集中爆發(fā)的持續(xù)霧霾天氣,灰蒙蒙的天空,就是籠罩在中國人頭頂上最大的陰影。在具象的感觀體驗面前,科學的嚴謹和數據的精確性不足以“扭轉”如此糟糕的生活感受。我們的健康可能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害,這就是最直觀的社會焦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