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80億元天價阿房宮”引起了巨大的輿論關注,今年1月6日,項目參與方,一家北京市屬國企回應稱,所謂380億元是當地政府的投入。不過,據媒體報道,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負責人表示,“沒有380億元的投資計劃!
頗具玩味的是,且不論380億的巨資到底是否存在,單說這家參與項目的企業(yè)是一家“城市綜合投資控股公司”,其三大主營業(yè)務分別是基礎設施、房地產和金融服務,而非文化產業(yè)。翻看舊聞,可以查得在去年六月,雙方簽協(xié)議成立阿房宮基金,總規(guī)模100億元,首期引導資金20億元,基金將主要用于投資建設“阿房宮文化旅游產業(yè)基地”,首期用地面積1000畝。
就在項目參與企業(yè)回應“天價阿房宮”的當日, 陜西省正式成為我國第七個國家級新區(qū)。按規(guī)劃,西咸新區(qū)灃東新城將在2020年擁有67萬人口,成為“現代田園都市”,而阿房宮項目恰恰就是新城的標志性區(qū)域。
事實上,在全國各地,均有不少企業(yè)和地方政府合作,利用“文化保護、旅游開發(fā)”等名義大肆圈地,企業(yè)低價拿地,政府獲得政績,通過“假文化、真圈地”模式取得“雙贏”。當然,這樣模式的背后是天價的投資。
以正在神州大地刮起的“主題公園風”為例,2012年我國各地新建的主題公園有100多家,相當數量被冠以“中國迪士尼”,這些位于二三線城市的“山寨迪士尼”占地面積居然比正版的“迪士尼”還大好幾倍,而開發(fā)企業(yè)也多為房地產企業(yè),以“主題公園”為名拿地,進行“旅游地產”開發(fā)。類似的“文化圈地”方法還有很多。
之所以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熱衷于從事如此合作,是因為在土地交易市場上,地方政府在將土地賣出高價以謀求更大地方財政收益的同時,也擔心土地價格過高導致“有價無市”。以北京市為例,該市在2012年,因為土地價格過高,只有三分之一的商品房供地被售出。但是,地方政府如果降低土地價格又會引起樓市的震蕩,解決的方式就是將土地以另一種方式交給房地產企業(yè),例如以“文化旅游開發(fā)”之名,因為“文化旅游開發(fā)”可以涵蓋包括商品住宅、酒店、商場、寫字樓等諸多項目。
而對于房地產企業(yè)來說,相對于住宅用地嚴格的“招拍掛”和在開發(fā)建設過程中諸多如容積率、配建保障房、配建基礎設施等限制條件,“文化地產”不論在拿地還是開發(fā)環(huán)節(jié)都較普通住宅有極大的便利,土地價格低廉,開發(fā)和銷售時限制更少。在當前行政化手段的房地產調控之下,房地產企業(yè)和地方政府在“文化圈地”上一拍即合就不難理解了,從政績角度來說,“文化地產”不僅能拉升GDP,還能作為文化政績對外宣傳。
但是,這樣的“文化圈地”模式存在巨大的隱憂,因為這些借“文化圈地”所開發(fā)的項目,往往不僅需要巨大投資,操作難度也因“文化”本身而增加。以這次的“阿房宮項目”為例,如果380億的數字確實存在,那么這筆資金比西咸新區(qū)里兩個城市,西安市和咸陽市在2012年的地方財政稅收收入的總和還多。一旦項目資金鏈斷裂或經濟效益不佳,將為地方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假古董”不僅不會提升當地的文化建設水平,還會留下一片鋼筋水泥打造的“鬼城”。
破解這樣的“假文化真圈地”模式,關鍵在于調整當下的土地開發(fā)和供應模式,盡快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變行政化手段調控土地、房地產為市場手段,否則,西咸新區(qū)的阿房宮,不會是神州大地上最后一個夭折的“假古董”。